联合会专区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联合会快讯 > 综合快讯 > 正文

杨国栋:数据驱动、诚信为本、创新引领

发布时间:2025-04-11 15:55:19 中物联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分会

数据驱动、诚信为本、创新引领

——在2025物流数据应用创新大会暨第八届物流诚信大会的致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杨国栋

2025年4月11日 安徽·蚌埠

微信图片_2025041115543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充满活力的“珍珠之城”——蚌埠,一同出席“2025 物流数据应用创新大会暨第八届物流诚信大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

蚌埠市地处淮河之畔,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一应俱全,构成了高效便捷的物流运输网络。独特的区位优势,让蚌埠成为连接长三角与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在全国物流大格局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蚌埠市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在物流园区建设、智慧物流发展等方面成绩斐然,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在此,我代表中物联对怀远县人民政府、安徽神通物联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推动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构建数据产业生态,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扩张。据工信部统计,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53.9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60万亿元,产业规模近5年来持续保持较快增速,数字化转型工程取得一定成效。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数实融合的具体体现。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物流运行环境不断改善,市场规模优势继续巩固,全年物流运行呈现积极变化。

在我国数字经济与物流规模蓬勃发展的双轮驱动下,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1%,比2023年下降0.3个百分点,降至2006年正式建立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说明物流业数字化转型在助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数据应用在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阶段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数据驱动---平台经济助推数据应用

2020年,《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并沿用至今,物流行业进入了交易平台化的发展新阶段。在网络货运平台蓬勃发展的基础上,网络水运平台、供应链平台、多式联运平台应运而生,平台企业作为独立的经营主体产生了海量的业务数据,数据的产生、采集、分析与应用为各企业主体的经营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形成了“多点开花”的数据爆发增长模式。在网络货运“五流合一”的交易数据基础上,为平台企业拓展供应链金融、车后市场等增值服务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也为发展绿色物流、打造低碳/零碳供应链奠定基础。

2、诚信为本---供应链协同实现降本增效

大力推动供应链一体化,降低供应链各节点间协同成本是践行“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的重要举措。在供应链各节点“单点数据”成熟的基础上,通过各节点间产生的业务数据建立上下游共认的信用评价体系及认定标准,以供应链平台为中心,打造集采购、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电商、金融等于一体的协同体系,实现数据的流转及动态信用的互认,打破各企业主体间的数据孤岛壁垒,实现“由点成网”的数据流通体系和信用互认体系。

3、创新引领---构建产业新生态

2024年,由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举办了 “数据要素×”大赛,致力于丰富数据要素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发挥数据价值。其中,交通运输赛道主要聚焦于交通天气预测、城市治理、事故分析、车联网等场景,有效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数据要素在各类场景的深入应用。4月3日,国家数据局印发了《关于举办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的通知》,我会将在国家数据局的指导下举办2025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要素×”交通运输解决方案大赛,聚焦物流行业公路运输、多式联运、跨境电商、绿色低碳、供应链协同、智能装备等多项领域,积极探索数据在物流行业各环节的应用场景,建立以数据为基础的产业新生态。

在持续推动物流行业数据应用的基础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多年来持续关注物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致力于打造以数据为基础的物流行业信用体系。

3月21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相互融合,推动社会信用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维护公平有序竞争市场秩序、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公共信用体系的建立较为完善,但市场信用由于数据归集路径不明确、信用评价标准不统一、惩戒与激励机制不完善、数据相关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遇到一定阻力。

为弥补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不足,《文件》特别指出,要加快社会组织信用建设、有序推进自然人信用建设以及加强平台经济领域信用建设。为贯彻落实《文件》要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开展了一些列物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在社会组织信用建设方面,中物联成立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平台诚信联盟”,首批联盟企业由29家龙头平台企业组成,覆盖80%的平台运力,以数字化信用体系建设为重要抓手,致力于破解物流行业长期存在的 “数据孤岛”难题;

在有序推进自然人信用建设方面,中物联平台分会牵头起草了团体标准《网络货运平台实际承运人信用评价体系》,依托诚信联盟开展实际承运人信用信息共享及联合惩戒工作,构建了 "主体信用 + 行为信用" 双维评价体系,建立覆盖百万货车司机的动态信用档案,通过整合交通违法、履约记录、服务评价等多维度数据,形成司机信用分级动态预警机制;

在加强平台经济领域信用建设方面,中物联平台分会牵头起草团体标准《网络货运平台业务数据验证》,以网络货运平台实际交易数据为依托,根据金融、保险服务的业务特点,对网络货运平台上产生的运单数据进行校验,确保平台业务的真实性,适应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方式,在合规的基础上满足商业监管的要求,为网络货运企业增信提供重要依据。

中物联作为唯一的全国性物流与供应链的综合性的行业组织,将继续重视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持续开展诚信宣传,以政策为导向,以标准实施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企业以信用为纽带,连接上下游,为数字供应链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各位来宾,建立健全我国物流与供应链行业信用体系,需要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及企业的共同努力,希望我们物流与供应链同仁齐心协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为提升物流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打造现代物流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首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