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会专区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联合会快讯 > 综合快讯 > 正文

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广东广州召开

发布时间:2025-04-11 19:32:16 中物联物流枢纽与园区专委会


2025年4月10-11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

会场全景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蔡进,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黄华东,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高裕跃,广州交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结红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吴君杨,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梁伟华,国家开发银行交通运输业务部副总经理穆岚,国铁集团货运部原主任韩伯领等出席会议并进行主旨演讲。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胡大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会计师郑小宝分别主持了全体大会。

本次会议以“加快培育物流枢纽经济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主题,紧紧围绕当前国家物流枢纽领域普遍关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交流分享。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物流工作主管部门领导、国家物流枢纽运营主体代表、行业协会专家学者、龙头物流企业代表等700多位嘉宾齐聚一堂,为高质量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建言献策。

蔡进致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蔡进

蔡进在致辞中围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发布的物流领域的有关文件的学习体会,分享了对国家物流枢纽的认识。他指出,国家物流枢纽要成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动物流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策源地,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重要支撑,以及“人工智能+物流+供应链”的先行者。他强调,通过国家物流枢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把握住降低物流成本的根本目的和基本途径,物流枢纽应该是整个资源整合过程的“主导者”,产业链、供应链流程优化重要的“设计者”,产业之间协同的重要“组织者”。要通过资源整合、流程优化、组织协同,推动物流方式向供应链转型升级,形成完整产业链,打造具有新质生产力内涵的现代物流体系。

吴君杨演讲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吴君杨

吴君杨结合国家物流枢纽年度评价工作介绍了过去一年枢纽建设运营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他指出,国家物流枢纽下一阶段工作要从加快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深化对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相关研究三方面入手。针对高质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发展、培育枢纽发展综合竞争优势,吴君杨提出,一是要深化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的学习理解;二是要珍视国家物流枢纽这块“金字招牌”;三是要加强枢纽发展的战略谋划;四是要扎实抓好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运营;五是要提高枢纽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六是要培育物流领域新质生产力;七是要加强枢纽间协同合作;八是行业协会要继续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会议期间,吴君杨主持召开了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座谈会和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建设政策需求座谈会。

胡大剑主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胡大剑

郑小宝主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会计师 郑小宝

在政策解读环节,穆岚以《政银企协同发力 赋能国家物流枢纽更好更优发展》为题,介绍了国家开发银行融资支持交通物流发展的经验做法,并提出了金融领域支持物流枢纽发展的思考与意见。韩伯领以《深入实施货运市场化改革 助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题,介绍了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举措的落地成效,以及铁路物流场站转型升级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积极作用。

在经验分享环节,梁伟华,增城区轨道交通枢纽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刘谋锋,广州市综合交通枢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吴清分别以《中国物流集团参与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经验交流》《东进新核·增城,枢纽门户之城》《以战略魄力、机制创新与国企担当书写现代枢纽新篇章》为题,分享了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中的创新经验做法。

在专家讲座环节,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马士华、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谢雨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二级巡视员胡江云分别以《国家物流枢纽与供应链协同发展的挑战与对策》《畅通大动脉 激活微循环 国家物流枢纽赋能消费提振》《国际物流枢纽发展与展望》为题,从供应链提升、枢纽赋能提振消费、国际物流枢纽建设等角度,深入探讨国家物流枢纽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对策。

4月10日下午,会议组织物流枢纽与多式联运专题、新质生产力与枢纽经济发展专题两个分论坛,分别由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物流工程系主任、教授张晓东,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陆成云主持。

会议期间还组织召开了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招商洽谈会和《国家物流枢纽创新发展报告(2025)》书稿编制辅导会。4月11日上午,组织300多位嘉宾参观考察了广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中的广州国际班列综合服务中心、冷链基地等重点特色项目。

参观

本次会议得到了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综合交通枢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文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协办单位为会议召开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