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7 16:26:55 中物联汽车物流分会

智链全球 韧性共赢
共拓汽车物流全球化新格局
——在2025汽车物流国际会议上的致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马增荣
2025年4月17日
尊敬的赵书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我们再次相聚在黄浦江畔,共同探讨汽车国际物流的新发展。在此我代表主办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莅临本次会议的领导、国际友人和全国的行业精英,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以中国制造为引领的国际汽车产业新格局为全球汽车市场发展带来新局面,引领了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趋势,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是,新格局带来新的发展和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美国最近出台的极端关税政策,对包括汽车产品在内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都形成了严峻的干扰和挑战。如何积极应对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需要积极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共度时艰,缓冲冲击,稳定局面,共建国际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新格局。此次会议恰逢关键节点,希望国际汽车物流同仁加强交流,深化合作,为国际汽车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全球经济形势变化莫测,突发事件不断,但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和逻辑没有变。我们坚信未来中国汽车产业仍会在逆境中崛起,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发展趋势。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就是全球汽车市场的风向标,从市场端来看,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销量为74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07.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占比超过了40%。新能源汽车在需求上表现十分稳定;从产品端看,随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充电效率优化以及智能驾驶等功能的普及,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主流纯电乘用车多款车型续航里程已经突破了600公里,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在国际市场上,欧洲多国设定了燃油车禁售时间表,政策驱动与消费者环保意识提升形成合力。在国内市场上,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通过技术迭代和成本控制,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传统车企也在加速电动化转型,行业竞争格局趋于多元化,新能源汽车进入到从政策依赖到市场驱动的新阶段。
二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新生态逐渐形成。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其供应链体系也在深度重构。从上游的零部件供应端来看,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使得其产品占据全球市场的大部分份额,锂、钴等关键资源布局向可持续化方向倾斜,动力电池领域形成材料、电芯回收闭环生态,新能源车辆一体化压铸车身等工艺革新,推动生产效率提升;从下游的新能源车服务端来看,充换电基础设施与储能、光伏等能源网络加速融合,形成车、桩、网协同模式,汽车供应、生产、消费、服务全链条的体系在不断发展。更多的科技公司、能源巨头正在与主机厂深度合作,共建新生态。汽车产业的竞争已经从汽车产品的单一竞争向硬件加软件加服务的全链条价值实现转变。
三是中国汽车出口逐渐形成国际汽车产业新格局。近年来,伴随中国汽车技术的提升和成熟,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销售量日益增长。一方面出口量大幅提升,从2021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开始了跨越式发展,从100万辆的出口规模到2024年的641万辆出口量,已经连续两年位居全球首位。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已经从自产自销逐步转向全球化销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的产业基地;另一方面,在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的新格局下,中国汽车产业链已经开启了纵深出海的战略新阶段。中国车企和电池等零部件企业纷纷在海外建厂,建立本地化体系,以应对跨国运营中的制度壁垒、基础设施落差和文化认知差异,逐渐构建区域制造和全球调配的产业网络,有效提升了全球供应链韧性。中国汽车的崛起,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突破,正在深刻地重构全球汽车产业的价值链和竞争格局,其影响已远超单一市场范畴,成为驱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转型的新动能。
四是国际汽车物流的良好基础是全球汽车产业结构稳定发展的坚实力量,同时也是汽车产业全球化运作的关键支撑。以安吉、长久、一汽物流、东风物流、长安民生为代表的国内汽车物流企业,在原有物流服务和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在提供国际物流服务过程中快速成长,依托中欧班列海运专线、国际道路等运输通道,加大国际车辆滚装船等装备的投入,快速布局海外仓和运营网络,确保了中国汽车在出口和出海时的物流与供应链稳定。同时,中国汽车物流企业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加强与海外的码头、国际物流企业合作和交流,逐步构建起覆盖海外仓、港口、干线、目的地市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为中国汽车全球化发展贡献了力量。
当然,在中国汽车国际化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进一步扩大原有的发展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发展措施,推动汽车国际物流发展。
一是要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打造全球物流服务网络。持续完善海、陆、铁三位一体的国际物流通道,充分挖掘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铁路优势资源,优化国际滚装能力,扩展国际铁路TRR模式,建立自主可控的国际通道和网络。
二是要强化海外基础投入,提升国际服务能力。持续做好海外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加大海外仓、前置仓等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配套建设区域性汽车售后服务中心,以满足国外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的物流需求。
三是加大技术装备投入,提高数智化服务水平。将数字孪生、大数据、AI等在国内已经相对比较普及的先进技术融入到国际物流运力动态监测和海外仓储管理等国际物流服务中,建立全球化的物流管理平台,提高整体的效率。
四是要提高绿色服务能力,构建绿色服务物流体系。推广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的运输工具,积极加强碳足迹管理,开展新能源汽车物流的碳核算,推动相关国际运输碳足迹标准,以应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和要求。
五是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全球汽车供应链的共赢。所有以上的发展都要求我们以合作共赢为基础,加强与国际物流同行合作,展现中国汽车物流的实力和风采,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在新时代、新格局下,是国际物流发展的难得机遇,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为国际汽车物流体系的良性发展和全球汽车产业更加美好的明天做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
谢谢大家!
每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