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PMI指数 > 分析结果 > 正文

2006年7月CFLP中国制造业PMI回落至52.4%

发布时间:2006-08-01 09:18:12 科技信息部

2006年7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 PMI指数为52.4%,比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增长速度趋缓。从去年1月起,PMI指数已连续19个月高于50%,显示中国制造业经济继续处于增长周期。CFLP中国制造业PMI指数的建立得到了香港利丰集团大力支持,该集团负责英文版PMI的编制。 2006年7月PMI指数普遍回落,11个指数中除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较上月有所上升外,其余7个指数均有明显回落,回落幅度均在1个百分点以上,生产量指数、新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回落幅度在3个百分点左右。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7月份PMI指数的变化,反映了企业对宏观经济环境的预期开始发生变化,包括对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近期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效果的预期。由于政府对资源性产品价格涨幅调控能力较高,因此,当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比较明显地影响到企业经营活动时,预计其涨幅会受到控制。另一方面,当前出台的调控政策针对性很强,如针对房地产、投资项目、以及稳定货币供给增长偏快的政策等,因此不会对宏观经济环境产生总体影响。综合看,未来宏观经济环境将继续保持稳定,企业经营的外部条件不会发生明显改变。经过一段时间后,预计企业预期会改变,PMI指数将继续稳定在较高水平。” 7月生产指数为55.5%,虽比上月回落3.2个百分点,但继续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20个行业中,15个行业该指数在50%以上。 2006年7月新订单指数为54.4%,为12个月来的低点,其中7个行业新订单指数低于50%。出口订单指数为55.2%,为5个月来的低点,显示出口需求增速减缓。积压订单指数为48.0%,这是近5个月来首次回落到50%以下。其中,13个行业积压订单指数低于50%。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0%,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为12个月以来的最高点。采购量指数为52.1%,比上月滑落1.8个百分点,为去年1月份以来第二个低点。进口指数为50.4%,为6个月来的低点,其中有8个行业指数高于50%。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6.8%,基本与上月持平。购进价格指数为60%,虽比上月下滑,但仍然远远高于50%的临界点,为各项指数中最高,显示价格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从业人员指数为51.3%,比上月微升。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5%,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14个行业该指数明显高于50%。 表 2006年7月制造业PMI指标 (%)指标 调整后指数 比上月 PMI 52.4 下降生产量 55.5 下降新订单 54.4 下降出口订单 55.2 下降积压订单 48.0 下降产成品库存 48.0 上升采购量 52.1 下降进口 50.4 下降购进价格 60.0 下降原材料库存 46.8 上升从业人员 51.3 上升供应商配送时间 51.5 上升

相关阅读

首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