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05 09:37:03 证券日报

"双十一"进入倒计时,据记者了解,为迎接百亿元盛宴,电商业和快递业早已摩拳擦掌做好了准备。数据显示,2014年"双十一"当天全网交易额高达805.11亿元,而随着"双十一"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以及电商运营、营销水平的提升,2015年全网交易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申正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商与快递行业实现共赢关键在于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电商与快递在电子商务产业链中其实属于上下游关系,二者密不可分。为了达成良好合作,双方可以达成协议,如电商承诺给予快递企业不少于一定数量的订单,而快递企业需提高这部分订单的配送效率等。
为加速快递行业的发展,国务院近期印发了《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上市融资,整合中小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快形成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鼓励"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预计,到2020年快递业务总量将达到500亿件,业务收入达到8000亿元。今后快递业发展的方向是通过'互联网+快递',快递本身是因网而起、因网而兴的行业。"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
可以说"双十一"是检验电商和快递行业的最佳时期,自2011年起"双十一"即成为电商角力的竞技场,天猫2010年"双十一"的销售额9亿元,2014年以571亿风光收官。除了天猫和京东,其他电商的销售额同比增长速度也创新高,其中国美在线销售额同比增长580%,苏宁易购在线销售额同比增长487%。
马军胜表示,今年"双十一"区域业务会有所提高,随着大数据销售的成熟,传统的配送流程将借助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提前储备货品,将仓配一体化,节省中间环节,可以缓解密集群的业务压力。此外,今年农村网络已经覆盖了乡镇的三分之二,老百姓对网购的热情较高,但快递行业进村近户面临挑战,最后一公里末端投递是今年快递业的新考验。
马军胜表示,今年海外可能会通过"双十一"大量订购中国商品,对我国运输通道、海关、安检实施是一大挑战,需要有关部门相互协调,力保"双十一"期间各项工作平稳推进。
申正远表示,当前国家对跨境电商的监管还应做到落实经营主体责任,并加强产品溯源管理,跨境电商一般是由国外卖家直接到国内消费者,中间缺少经营责任承载主体,落实经营主体责任、产品溯源管理非常重要,否则消费者利益受损将难以追究责任。
"同时,要完善消费者维权渠道,由于跨境电商的卖家与买家在不同国家,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严重,需要使消费者维权渠道保持畅通。"申正远告诉记者。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外交部:中越班列开辟两国物流运输新通道
-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 全国首单高级认证企业免除“两步申报”税款担保进口试点顺利通关
- 国家发改委:在京津冀营造开放包容的投资贸易环境
- 今年上半年进出口1.22万亿元 跨境电商成订单新“战场”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等
- 前7月,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外贸新动能加快培育
- 交通运输部出台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指南
- 为什么要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
- 7月份国家铁路发送货物3.34亿吨
- 7月经济总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