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09 10:40:22 中国台湾网(北京)

近年来,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日益成为业界关心并探讨的话题。台籍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案建议,共同推动两岸绿色物流协同发展。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净化物流环境、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同时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损伤,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基础性产业,是代替传统流通方式、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产业,是物流领域的先导性、领军性产业,既是生产性服务业也是生活性服务。
提案指出,新常态下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指导我国绿色物流更好利用自贸区(福建)政策红利培育全球化全要素绿色物流品牌企业和海外利益共同体。但福建发展绿色物流仍存在制约因素——社会对绿色物流理念和关心不够,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条块分割管理致物流资源浪费严重,人才技术支撑乏力和基础设施兼容性、配套性差、政策指导作用发挥欠佳等短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而台湾物流发展的优势在于——物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优、物流服务水平高、研发投入与高技能人才培育丰厚,所以两岸绿色物流协同发展具有互补性强。
提案建议应加快两岸物流合作标准化与高技术化、合作标准统一化和规模化,使两岸物流业更符合产业分工融合与梯度转移、符合产业链市场发展规律。建议如下:
(一)树立绿色物流观,完善绿色物流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绿色物流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促进两岸绿色物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完善我国绿色物流法律法规,建立绿色物流标准,完善绿色监管和绿色补贴、废弃物回收、企业排污费收取等。
(二)加快两岸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组建统一公开的交通物流信息交换中心。加大力度推进两岸冷链产业合作,从点到面,从单纯的项目合作逐步扩大到冷链标准嫁接、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网点合理布局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三)建立绿色物流合作的金融制度。推行绿色信贷政策支持绿色物流发展。建立绿色物流评估标准与认证体系。发挥大数据对绿色物流发展的引擎作用,建立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网络体系,试行环境押金制度,更好利用押金灵活性和经济刺激性。
(四)创建适合我国末端物流配送中的绿色物流包装回收利用体系。各地市应支持合规快递电动车的城乡物流配送,各级政府应制定政策鼓励物流企业使用新能源汽车。
(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培育物流业发展新功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与活化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将“互联网+”的观念植入传统行业,推出货运020手机软件,提升货车物资匹配效率,压缩物流成本。通过“互联网+”智慧解决运力统筹和货源统筹,推行精益物流等现代管理技术,推动供应链、产业链,实现信息化、可视化、高效化。
(六)借鉴台湾绿色物流政策经验。放宽物流市场管理和降低准入门槛,更加重视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无缝连接和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两岸物流政策可操作性与执行力,两岸相关行业协会和物流研究机构定期开展物流政策执行效果的跟踪、评价和反馈。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外交部:中越班列开辟两国物流运输新通道
-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 全国首单高级认证企业免除“两步申报”税款担保进口试点顺利通关
- 国家发改委:在京津冀营造开放包容的投资贸易环境
- 今年上半年进出口1.22万亿元 跨境电商成订单新“战场”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等
- 前7月,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外贸新动能加快培育
- 交通运输部出台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指南
- 为什么要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
- 7月份国家铁路发送货物3.34亿吨
- 7月经济总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