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15 15:45:20 互联网

在数据处理上,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即单个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方法,综合指数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方法。
1、单个指数的计算
单个指数的计算涉及生产量、产品订货、出口订货、现有订货、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购进价格、主要原材料库存、生产经营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等11个问题,而原材料订货提前天数单独处理,开放性问题不参加计算。
(1)汇总方法:分为加权和不加权两种方法。
①采用加权计算百分比:以国家统计局《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N131表)的上年营业收入作为权重,计算“增加”、“基本持平”、“减少”选项所占百分比。
②采用不加权计算百分比:直接通过企业个数计数,计算“增加”、“基本持平”、“减少”选项所占百分比。
计算各选项(“增加”、“基本持平”、“减少” )百分比时,要剔除无关项(如“不好估计”、“没有出口”、“没有进口”等),即“增加”、“基本持平”、“减少”三项的百分比之和为100%。
(2)指数计算:采用扩散指数法,即正向回答的百分数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数的一半。计算公式如下:
DI=“增加”选项的百分比×1+“持平”选项的百分比×0.5
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是逆指标。
扩散指数具有先行指数的特性,可以很方便地显示变化的趋势及变化范围。
(3)对于“原材料订货提前天数”,先分别按照加权方法和不加权方法计算选择“随用随买”、“30天”、“60天”、“90天”、“6个月”、“1年”企业所占的百分比,最后计算提前采购天数。提前采购天数的计算公式为:
提前采购天数=5ד随用随买”选项百分比+30ד30天”选项百分比+60ד60天”选项百分比+90ד90天”选项百分比+180ד6个月”选项百分比+360ד1年”选项百分比
2、综合指数(PMI)的计算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加权而成,即产品订货(简称订单)、生产量(简称生产)、生产经营人员(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简称存货)。这5个指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而定,各指数的权重分别是:订单30%,生产25%,雇员20%,配送15%,存货10%。计算公式如下:
PMI=订单×30%+生产×25%+雇员×20%+配送×15%+存货×10%
如此计算的PMI指数,如果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扩张;反之,如果低于50%,通常反映其在衰退。美国ISM实证结果表明,采购经理指数在一段时间内超过42.8%,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或者说国内生产总值在扩张;如果相反,则说明经济在衰退。与50%或42.8%之间的差距表示扩张或衰退的程度。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何黎明会见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杨群山一行
- WB/T 1138-2023《智能仓储管理规范》行业标准解读
- WB/T 1137-2023《轻型穿梭式货架》行业标准解读
- WB/T 1135-2023《物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行业标准解读
- WB/T 1134-2023《物流企业绿色物流评估指标》 行业标准解读
- 崔忠付主持《医疗器械物流通用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审查会
- 《2023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发布暨第八届现代物流智库论坛在京举行
- 中物联发布2024年7月政策辑要
- WB/T 1136-2023《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 物流追溯信息管理要求》行业标准解读
- WB/T 1132-2023《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物流服务规范》 行业标准解读
- 崔忠付:2024上半年航空物流发展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