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15 16:00:41 互联网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我们遵循了以下3个原则:一是简炼,即所提的问题尽可能简炼,尽量少地占用被调查者的时间,以便提高调查的回收率;二是熟悉,即提的问题是采购经理较为熟悉、比较关心、容易回答的问题,一般不采用技术性强的专业术语;三是定性,即几乎所有问题都采用多重选择题的形式,即有几个相互独立的预置答案,被调查者只需在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上打上记号即可。
采购经理调查问卷共设有12个封闭式问题,3个开放型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1、封闭型问题
(1)生产量:是指企业报告期内生产的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主要产品的实物数量。
(2)产品订货:是指企业根据报告期内正式签定的订、供货合同计算出的的主要产品订货数量。
(3)出口订货:是指企业报告期内产品订货数量中用于出口的部分。对于没有经常出口业务的企业应选择“没有出口”项。
(4)现有订货:是指企业报告期末止累计结余的产品订货数量。对于现有订货没有办法进行计算,选择“不好估计”项。
(5)产成品库存:是指企业报告期末止已经生产并验收入库但尚未售出的主要产品的产成品库存的实物数量。
(6)采购量:是指企业报告期内购进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零部件)的实物数量。
(7)进口: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进口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零部件)的实物数量。对于不经常发生原材料进口的企业,选择“没有进口”项。
(8)购进价格:是指企业报告期内购进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零部件)价格水平,对于报告期购进多种原材料的企业,按照一种或几种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化趋势来判断,只要考虑简单平均价格的变化。
(9)主要原材料库存:是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止已经购进并登记入库但尚未使用的主要原材料的实物数量,企业可以在下一个报告期继续使用。
(10)生产经营人员(雇员):是指报告期末企业主要生产经营人员的数量变化。
(11)供应商配送时间:是指报告期内企业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发送货物时间的快慢。
(12)原材料订货提前时间:是指企业所使用的各类原材料需求提前多长时间(大约数)进行订货,分为“国内采购的生产用原材料”、“进口的生产用原材料”、“生产或维修用零部件”、“生产用固定资产”等四类,不包括套期保值或投机用的原材料。每类原材料提前订货天数分为“随用随买”、“30天”、“90天”、“6个月”和“1年”。
这12个问题涵盖了企业的生产、订货、库存、价格、购进、雇员、配送等环节,其中生产量、产品订货、现有订货、出口订货、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进口、从业人员、配送等9个问题为国际通用的调查问题,而采购量、产成品库存是根据我国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增加的,并且对于从业人员进一步限制在主要生产经营人员。
2、开放型问题
(1)在本月购进的主要原材料中,价格上升或下降的有哪些?(按常用名称列示)
(2)在企业主要原材料中,本月出现供应短缺的有哪些?(按常用名称列示)
(3)贵企业目前在原材料采购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或困难是什么?您有何评价或建议?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何黎明会见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杨群山一行
- WB/T 1138-2023《智能仓储管理规范》行业标准解读
- WB/T 1137-2023《轻型穿梭式货架》行业标准解读
- WB/T 1135-2023《物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行业标准解读
- WB/T 1134-2023《物流企业绿色物流评估指标》 行业标准解读
- 崔忠付主持《医疗器械物流通用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审查会
- 《2023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发布暨第八届现代物流智库论坛在京举行
- 中物联发布2024年7月政策辑要
- WB/T 1136-2023《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 物流追溯信息管理要求》行业标准解读
- WB/T 1132-2023《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物流服务规范》 行业标准解读
- 崔忠付:2024上半年航空物流发展情况分析